JUN 22 2023 溯洄從之——當菩薩遇見凡夫,關于電影

 

溯洄從之

 ——當菩薩遇見凡夫,關于電影《Welcome》——梁寒衣

獨念海之大,
願隨天與行。
——范伯子

 

JUN 22 2023 溯洄從之——當菩薩遇見凡夫,關于電影

(圖:取自網路)

   浪海拍擊,洶湧、吞噬,而使人怖畏!……為了逃避戰火、砲彈、血洗與屠戮,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,將性命與希望,拋擲於囚獈、簡陋的「難民船」中(此所謂「難民船」,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)……書寫此際,近一個多月來,難民潮襲捲了歐陸,震撼了世界,堪稱二次世界大戰以來,國際最大的逃難、流亡人潮。
   而滄海之外更有滄海——除卻肉身必須跨越的浩渺洪波,難民們還須面對另一由人性、文化、國族、疆界、政治、社會、經濟……所壘築的巨大洋海與隔礙。自由之路艱辛而遙迢,幸福也是。便又想起早在二〇〇九年,法國導演菲利浦‧里奧雷即以深刻的洞見與悲憫,完成具足撞擊的電影《Welcome》(歡迎!)——恐是「愛情」人人渴慕,中文將之譯成了更具賣點的《愛的自由式》。
  嗚呼!人之不難相愛,難於相知」明代蕅益大師如是言。——心與心間、個我與個我之間,恒隔心海與人海,其「自由式」——欲自在揮灑、自由泅渡彼我心牆、人牆,種種智識、知見、情性的齟齬/差別何其不易!由是,譯筆不算失誤,在於,作品的確涉及了兩段愛情,兩種情質,兩類滄海——一類是肉身的,一類是精神的,還有肉身與精神,兼而有之,並成暌隔的:
  歷經四千公里顛危的苦難與跋涉,十七歲的庫德族少年畢拉終而自伊拉克抵達了加萊市——這是法國北部距離英國最近的一座港都,僅隔著三十四公里的英吉利海峽。
  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——他所愛慕的少女米娜,便在波濤浩杳的另一端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apollochen09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